公司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司产品 >> 研究生教育 >> 正文
    研究生教育
    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时间:2025-01-09 点击:

附件5

 

 

 

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学位授权点

牵头建设单位

学位点名称:

农业机械化工程                 

公章

单位名称

永利集团

 

 

 

 

 

 

 

 

2025 1 9


—、总体概况

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团队建设情况,研究生招生、在读、毕业、学位授予及就业基本状况,研究生导师状况(总体规模、队伍结构)。

永利集团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以复杂农业生物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综合运用工程、生物、信息和管理科学的原理与技术,探索环境、装备和设施与农业生物及水土资源的互作规律,研究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相关的工程技术、装备和设施,提供与农业生物系统相关的工程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为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智能化水平服务,以满足农民增收以及加快建设现代热带农业的重大需求。主要研究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及政策、农机装备运用管理与技术经济分析;土壤-植物-机器互作原理、土壤力学、农机农艺融合和农机仿生设计新技术;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设计制造与测控;以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智能作业装备,开展智能农业装备应用示范。

农业机械化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结合海南热带农业装备的发展需求,建立了一支以骨干教师为核心,高层次、高学历、年轻化、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和科研梯队,建设了卓有成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一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本专业高级人才,将自身所获得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运用于各自行业,积极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校内硕士生导师1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博士学历导师14人、占74%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海南省“南海名家”青年学者1人,海南省“南海新星”1人,永利集团青年教师“教学能手”1

学科以热带作物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究为主线,在主要热带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热带作物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特色热带农产品质量追溯等方面开展研究。学科与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控制工程专业学科存在一定交叉性,在装备设计、精准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等方面可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本学位点于2006年获批,2007年起开始招生,目前在校生15人,2024级招生5人,毕业3人,就业率均达到100%毕业生主要到企业从事教育、农机等方面的科研、管理工作,就业岗位与专业匹配度较高。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本学位点在实施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着力点,积极构建和完善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公司产品全过程。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习近平关于高等教育方面的重要论述以及全国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学校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方案、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一主三辅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等系列工作部署和要求,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文化建设、课程思政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实践创新活动建设等,构建学院一体化思政工作机制,不断推进思政教育质量提升的探索和实践,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切实做到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等中心工作同谋划、部署、落实,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落实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工作中,学位点专兼职思政队伍建设日益完善,教师教书育人意识明显增强。

全面和深入地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探索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强化思想铸魂育人。一是通过抓好课堂教育和课外引导、抓好教师和员工两个主体、抓好主流正面教育和化解负面思想、抓好线上和线下宣传教育、抓好组织建设和发挥党员作用五个相结合等方式,构建思政教育联动机制。二是通过创新师生党团建设模式、完善宣传和网络平台布局、加强思政课堂教学改革、开展课程思政示范建设、开辟红色革命体验教育基地等,构筑和完善思政教育主阵地建设。三是大力推进员工社会实践教育,把员工成长成才需要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好社会实践文章;建立专业特色的老员工创新创业核心训练模块,推动科研育人、创新育人,做好创新创业教育文章;开展讲好党的历史、知识、故事和把党的理论学习融入课堂、融入实践、融入成长和融入成才的三讲”“四融活动,制定致远班精英训练计划,探索以理想信念教育引领优秀人才的培养模式,围绕创新文化传承、红色文化熏陶、学习文化建设等多个维度,做好文化建设文章。

三、公司产品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导师选拔培训、师德师风建设情况,学术训练情况,学术交流情况,研究生奖助情况。

1.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培养以工程科学、生物科学和管理科学为基础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既培养员工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员工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又注重培养员工的“大国三农”情怀,引导员工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增强员工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知农爱农创新人才。所培养的人才对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发展规律和潜在应用的相关内容应有深入的了解,既具备工程科学与技术的良好基础,又具备生物学的良好基础,能够将先进的工程原理与方法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具有解决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工程问题。在知识体系上除了掌握工程科学原理与技术知识外,还应具备以下知识背景和能力:了解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和生物有机体与它们所在的物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能基于农业生物科学原理进行正确的工程设计。

面向农业机械化工程领域科技创新与技术装备研发、农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等行业和相关产业体系需求,在热带作物生产机械化尤其是天然橡胶机械化生产、南繁育制繁种智能化装备、热带农业信息化处理等方面及时把握学科发展国际前沿,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品德素质。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团结协作,恪守学术道德规范;树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懈奋斗的理想。

知识结构。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理论研究或技术研究中有新的见解;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和听说能力。可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企业或相关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生产推广、经营和管理工作。

基本能力。在本门学科上具备基本的研究和应用能力,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学术交流能力等。具有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承担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并且能及时把握学科发展国际前沿。

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学科范围内各项专业工作的良好体魄。

2.   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培养方式: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采取课程学习、科研训练、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导师个别指导或导师团队指导。

1)本专业硕士研究生采取全日制培养方式。

2)实行导师负责制。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以基础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重点培养员工具有优良的学风和科研创新能力。导师全面负责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学风教育和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开题报告、科学研究、学术与实践活动、学位论文等。个人培养计划应在研究生入学3个月内提交。

3)课程学习方式。硕士研究生通过课程学习,打好理论基础,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研究方法。学习方式采取听课、讨论和自学相结合,注重培养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的能力。所学课程都必须通过考试或考查,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

4)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研究生在基本学习年限内不能完成学业的,可以申请延长学习年限;对提前完成培养计划、学位论文符合申请答辩要求的研究生,经过规定的审批程序可以提前答辩、毕业并申请学位。具体按学校研究生学籍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3.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

1)本学位点开设的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实行学分制,总学分数不少于29学分(包括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学分)。课程学习不少于25学分,其中学位课程15学分(含公共基础课、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非学位课程10学分(选修课)。课程体系设置合理、规范,详见本学位点培养方案。

2)严格按照《永利集团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规定(修订)》(海大党政办〔202351 号)开展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组织管理,规范教学行为、维护教学秩序。为构建与“985工程建设高校相适应的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与监督体系,学校制定了《永利集团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规定(修订)》并设立教学督导制度,有效地监控了研究生课堂教学过程,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3)重点遴选了一批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教授授课,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推进教学工作中教学团队的形成。推动新型教学课程建设,设置高等农业机械学和农机案例为核心课程,由杨然兵、张喜瑞教师主讲,并嵌入案例库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2.导师选拔培训、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1)导师选聘

严格按照永利集团出台的《永利集团研究生指导教师选聘和管理办法(修订)》(海大党政办〔202220 号),以及学院出台的《3044am永利集团校外导师聘任及管理办法(暂行)》等文件选聘硕士生指导教师和兼职指导教师。

2)导师培训

按照《永利集团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条例》对硕士生导师进行培训。2024年对所有在岗导师进行公司产品文件的专题学习;同时,抽调部分新进导师参与到学位点建设与评估工作中,以增进对学位点规章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了解。

严格按照《永利集团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条例》对导师指导过程进行管理。2024年本学位点导师都能够认真履行导师职责,未出现违反该工作条例的情况。

3)导师考核

严格按照《永利集团学术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条例》对硕士生导师进行考核,2024年本学位点未出现导师违反上述制度规定和要求的情况。

4)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制定《3044am永利集团师德师风规范实施细则》《3044am永利集团人事制度改革方案》《3044am永利集团文化建设方案》《3044am永利集团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实施细则》《3044am永利集团基层教学组织管理办法(试行)》《3044am永利集团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措施和办法,实施师德引领计划等,促进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为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搭建四梁八柱

3.学术训练情况

聘请了本学科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研究生做专题学术报告或座谈交流,帮他们了解科技前沿动态、培养创新思路。在培养方案中将学术活动设置为必修环节,规定研究生必须参加6次以上校内外学术活动。2024年,依托学校冬季小学期、团队建设经费、研究生业务经费、学院发展基金和导师项目经费,学位点为研究生组织了 7 场高水平的学术报告会。

4.学术交流情况

要求导师定期组织科研团队内或科研团队间以研究生为主体的学术交流活动,培养学术表达和交流能力;要求员工必须参加学位点特邀专家的学术报告,向大师学习科学研究方法;鼓励研究生参加校外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构建开放型的学术环境。

5.研究生奖助情况

集团建立了完善的奖助体系,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科研成果奖励、金光奖学金、雅居乐地产助学金、宝钢奖学金,助教、助管、助研等岗位助学金,并制定了相应的奖励资助管理制度。本学位点还根据学科特点就各类奖励、资助制定了评定细则。

本学位点根据学科特点就各类奖励、资助制定了评定细则。奖助覆盖面达广,学业助学金、奖学金覆盖面达100%,单项奖励从2000-20000不等。2024年,学位点研究生获“永利集团学业奖学金”15人。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情况。

1.人才培养

1)鼓励研究生导师开展教学改革实践,以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2)邀请权威专家为研究生进行短期专题授课,以拓展研究生的国际专业视野、提升英语运用能力。

3)强化实验、实践教学,注重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多次修订了培养方案,逐步提高实验和实践教学的比重。员工取得的学术成果和就业情况如下表12所示。

12024届农业机械化工程研究生学术成果情况统计表

论文题目

员工姓名

发表刊物

收录类别

影响因子

旋转水力提升多金属结核运动特性数值模拟

 

陈云

 

矿冶工程

 

中文核心

1.78

含能量回收工艺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比能耗分析

 

宋结民

工业水处理

 

中文核心

2.3

卧式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机

位士全

农机化研究

中文核心

1.4

22024届农业机械化工程研究生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

姓名

毕业去向(就业/升学)

单位名称

陈云

就业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就职

位士全

就业

江苏省农机化服务站

宋结民

就业

亨通光电

2.教师队伍建设与科学研究

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纳入对教师教学效果、年度考核、民主评议、同行评价和员工评价的重要考核内容,作为教师职称晋升、职务提拔、绩效分配、评优评奖等的主要依据。进行师德师风负面清单管理,严格师德师风失范惩罚机制,实行师德师风失范一票否决制。实行全在职在岗待遇支持教师到国内外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访学深造等,提升教师业务能力。2024年学位点入站博士后2人(挂靠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流动站),1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针对天然橡胶和热带水果产业链涉及的智能装备需求,研发了割胶机器人、椰子和火龙果智能采摘机器人等关键设备。2024年学位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获批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学位点获批的项目、发表论文如表3-5所示。

32024年农业机械化工程获批立项国家级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立项经费

项目来源

执行年限

1

面向土壤-残膜结合体的天然纤维增强起膜铲磨损冲击特性及扰动分离机理研究

杨松梅

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025-2027

2

履带式农机导航路径跟踪偏差形成机理及复合分层抗干扰控制

张健

3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025-2028

3

山地芒果园炭疽病智能感知与施药策略研究

张慧明

3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025-2028

 

 

42024年农业机械化工程获批立项省部级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立项经费

项目来源

执行年限

1

青毛豆不同种植农艺系列收获装备研制及智能化应用

赵映

238万元

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

2025-2027

2

热带特色果园智能化管理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

付威

500万元

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

2025-2027

52024年学位点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序号

论文题目

第一或通讯作者

发表刊物

收录类别

影响因子

1

Design and Testing of a Branched Air-Chamber Type Pneumatic Seed   Metering Device for Rice

查显涛

 

Agriculture

 

SCI

3.3

2

Recognition of mango and location of picking point on stem based   on a multi-task CNN model named YOLOM

付威

Precision Agriculture

 

SCI

5.4

3

Risk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and bystander exposure from   agricultural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sprayers in golden coconut plantations:   Effects of droplet size and spray volume

王娟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SCI

6.2

4

arly detection of rubber tree powdery mildew using UAV-based   hyperspectral imagery and deep learning

付威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SCI

7.7

5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a spectral model to estimate total   nitrogen content with small soil samples sizes

胡文锋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SCI

5.2

3.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国际合作交流

以重点科研团队科研项目为载体,与海南海口、三亚、儋州、东方等地市建立了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助推热区机械化水平;与文昌发射场、海马汽车有限公司及多家装备制造科技企业合作,提供核心技术支持;应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健康状态感知与管控技术,助力提升海南省新能源汽车安全运行水平。2024年学位点选派1名教师到定点扶贫乡镇任驻村书记,为促进乡村振兴贡献科技力量。同时本学科积极对标国内外一流学科水平,积极学习和吸收国内外机械类一流学科的先进经验,积极开展国际间的科研项目合作,鼓励并支持本学科研究生赴境外交流学习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五、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学科自我评估进展及问题分析,学位论文抽检情况及问题分析。

学位点于20245月、8月邀请浙江大学何勇教授(学科评议组成员)、吉林大学齐江涛教授、吉林农业大学高连兴教授、浙江理工大学陈建能教授和扬州大学缪宏教授等5位校外专家和杨然兵教授、付威教授、廖宇兰教授、梁栋教授等9位校内专家开展了农业机械化工程学位点自我评估工作会议,指出学位点存在的问题,制定学位点改进提升工作方案。

1 学位点组织专家召开自我评估工作会议

1.学科自我评估进展及问题分析

1)团队建设方向具有一定特色性,但是学科仅为二级学科,发展不够全面。

公司涉及的学科较多;在农机领域虽然具备一定积累,但在农业电气化和信息化方面还有待提高。

2)缺少重点课程建设和优秀教材建设。

多数导师缺乏对课程建设和优秀教材编制的认识,日常多重于科研,不够重视课程和教材的研究。

3)招生人数过少,生源质量有待提高。

没有获批一级学科,招生宣传力度不够。

培养过程管理工作还可进一步细化。

研究生日常管理人员数量不够,制度执行效率偏低。

学位点对海南省农业机械化产业支撑力度不够。

缺少与地方政府和优势企业的沟通,对海南省农业机械化生产现状了解不足,学位点成果转化水平有待提高。

2.学位论文抽检情况及问题分析

申请硕士学位者需按《永利集团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要求撰写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检测。校研究生处抽查论文或申请提前毕业论文,按《永利集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查实施办法》进行评审。不在学校抽查范围的学位论文,由学位点自行组织双向匿名评审。2024年,本学位点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检测通过率为100%,学校抽查及学院自行组织的学位论文评审通过率均为100%

六、改进措施

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下一步思路举措。

1)进一步凝练团队建设方向

发展目标:以热带特色作物、南繁种业智能装备为团队建设目标,进一步凝练热带+南繁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工程的团队建设方向,形成区域优势。争取在2026年获批“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保障措施:

1)立足海南社会经济发展,充分调研需求,重视对外交流,以开放的模式建设学位点;

2)精准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

3)推动科研团队的组建,提升学科方向凝聚力;

4)精心策划团队建设论证论坛,邀请专家精准把脉;

5)综合发展,巩固优势,先做强再做大。

2)进一步加强重点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

发展目标:加大团队建设经费和人力投入,提升整体学科水平。加强重点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获批省级金课和国家级规划教材。

保障措施:

1)多种渠道增加团队建设经费投入,争取海南省、学校的团队建设经费、学位点导师的科研经费、与企业共建实验室等方面;

2)加大人力投入,提高思想认识和宣传力度,切实将团队建设是龙头的思想深入人心;

3)优化团队建设投入布局,补足短板,做强优势。

3)稳定学位点招生人数,提高招生报考率

发展目标:学位点招生人数稳定;提升学位点知名度,逐年提高招生报考率。

保障措施:

1)凝练学位点建设特色与优势,树立优秀导师和优秀员工(毕业生)典型,制作宣传材料,在本校和其它高校召开招生宣讲会,吸引员工报考;

2)加大学位点建设投入,进一步改善研究生学习、科研和实践环境,树立良好口碑,提高推荐指数;

3)与知名高校、研究机构、知名企业建立良好关系,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实践、升学和就业机会,提升员工吸引力。

4)在学校学位点发展规划布局的指导下,向学校申请招生指标。

4)加强学风建设和培养过程监管

发展目标:避免本学位点研究生出现学术不端行为,提升教师授课水平和研究生的满意度。

保障措施:

1)根据《永利集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办法》、《永利集团研究生学术规范规定》、《永利集团研究生学位论文检测及处理规定》等制度,安排辅导员和研究生班主任对研究生进行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  

2)严格按照《永利集团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修订)》文件进行研究生的中期考核和分流。对任课老师授课进行了测评工作,对教师师德、教学准备、教学态度、教学内容等10个方面进行反馈测评。

5)加强对海南省农机产业的支撑和发展

发展目标:支撑海南省热带高效农业产业发展,重点服务海南省天然橡胶、南繁种业和热带果蔬机械化、智能化生产。

保障措施:

1)派驻导师挂职有需求的地方政府或企业,及时掌握生产一线技术需求。

2)在儋州、三亚等地建立中试基地,加强成果转化示范效应。

3)与海南省农机高新技术企业联合申报国家、省重点科技项目。

 

 

版权所有 3044am永利集团(中国)有限公司 -Best Platform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人民大道58号 邮编:570228
  • 综合办:0898-66267576 教务办:0898-66271526
  • 机械系:0898-66267372 电气系:0898-66267252 汽车系:0898-66267936
  • 美工支持/中旗网络
  • 3044am永利集团公众号 致远班